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嘉峪关  >  嘉峪关新闻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嘉峪关篇】扎根戈壁 砥砺奋进

 2019/09/09/ 14:5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李多进 杨 亮 朱 玲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嘉峪关篇】

扎根戈壁 砥砺奋进

索通公司预焙阳极生产项目。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历史无声,岁月有痕。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祁连山下、讨赖河畔、万里长城之边,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和知识分子,一批又一批勤奋的产业工人和劳动者,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立志钢铁报国,用辛劳汗水、满腔热血甚至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峪关儿女更是开山辟路、披荆斩棘,用勤劳的双手在祖国大西北这片广袤的戈壁滩上,开拓出一方欣欣向荣的新天地,筑造起一座享誉中外的戈壁明珠新城。

  如今的嘉峪关,已不再是那座冷冰冰的边关,不再是那片荒凉寂寥的戈壁滩。

  从“一钢独大”到“百花齐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春风送温三月天,戈壁健儿立誓言;为把三九建设好,不怕天寒沙打脸。”1966年,26岁的于宝华从部队转业来到酒钢(曾更名三九公司)镜铁山矿工作,触景生情编了这样一句顺口溜。

  因矿设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嘉峪关市的兴起,是从开采深埋在地下亿万年的镜铁山矿石开始的。

  从1958年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多名建设大军集结在嘉峪关下的戈壁荒滩,他们搭起帐篷,挖出地窝子,安营扎寨,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史。

  1970年10月1日,酒钢炼铁厂1号高炉建成投产出铁,结束了酒钢建厂12年没有出铁的历史。这一天,被永远地载入酒钢辉煌蝶变的史册之中。

  1985年12月24日,酒钢炼钢厂1号转炉炼出了第一炉合格钢水。

  2000年12月20日,“酒钢宏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

  60多年来,在“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指引下,酒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如今,酒钢集团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既有钢铁产业又有有色产业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年产1100万吨钢(包括120万吨不锈钢)、175万吨电解铝和3365兆瓦自备火电装机容量的强大工业生产能力,伴随着金属复合板、锌铝镁板、超级双相不锈钢等高端产品的成功研发,酒钢公司钢铁产品已经成功打入了手机、家电、汽车、核电等先进制造领域,成为一家技术先进、实力雄厚、多元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酒钢集团的强劲带动下,嘉峪关工业现代化经济体系日趋完善。然而,长久形成“一企独大”“一钢独大”的工业产业格局也存在抗风险能力低、经济韧劲差的“先天不足”。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嘉峪关市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和新时代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带来的战略机遇,狠抓工业产业体系的完善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初步形成了以冶金工业为主体,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力、装配式建筑、食品酿造等全面发力的现代工业体系。

  装机容量779兆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的嘉西光伏产业园顺利建成;中核科技城和中核军民融合高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鑫海成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成功引进;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基地、高精度交通用铝板等项目全力推进……嘉峪关市正在实现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智能工业、信息工业的转变。工业,这一嘉峪关市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正在变得日益强壮和健康。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