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嘉峪关  >  嘉峪关

让地名为城市文化建设添光彩——浅谈嘉峪关市地名文化建设

 2020/06/30/ 15:33 来源:嘉峪关日报 罗金萍

  罗金萍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老城前门东区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说,“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敦煌莫高窟、嘉峪关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地名和文化是一对“双胞胎”。

  地名有5个要素,即:读音、字形、含义、位置、类别。它来源于当地的自然景观、经济特征、交通运输、宗教、民族及神话传说,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一个地名可能蕴含着一部地貌史、或一部家族史、或一部水陆交通史、或一部政治经济变革史。嘉峪关地名是研究嘉峪关市历史地理和文化的活化石,是嘉峪关市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及重要的文化资源。研究好嘉峪关市地名文化,是嘉峪关市文化遗产和文脉保护传承的重要部分。我们只有在城市建设中把地名命名工作做得更透明,更科学,才能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更好地继承嘉峪关文化遗产,弘扬嘉峪关地名文化。

  一、保护地名的重要意义

  地名具有指代性。在使用过程中,地名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地关系更为紧密,倘若缺少地名的指示性,人们将无所适从,会遇到很大的麻烦甚至引起混乱。即使一些小地名,也许影响范围不大,或只限于当时当地,一街一村,一旦达成共识,便会融入集体的生活和记忆。

  地名具有文化性。从某种程度来说,地名产生演变的过程,以及地名的密集度和使用度,也可以反映出嘉峪关市开发的历程及利用的强度,可作为连接古今的媒介和桥梁,能够串联起人们共同的历史源流和文化记忆。

  地名具有留住乡愁的作用。倘若生活中记忆中的地名发生了变化,便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需要人们新的适应,或许还会带来一些莫名的失落。即使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地名,一旦远离他们的生活或消失,三代之后也会变得陌生。很多老地名就这样淹没在了历史的变迁和尘埃之中,与之相关的一些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记忆也就此断裂了,地名在一定程度可留住乡愁。

  二、当前嘉峪关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本土文化深厚。嘉峪关市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长城文化、丝路文化、酒钢文化、屯田文化”是它的主要特点,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政区、居民点名寓意深厚。“嘉峪关”是以境内明长城西部终点嘉峪关得名,嘉峪二字为“美丽的山谷”之意。嘉峪关市辖3镇2街道。“峪泉镇”是2003年撤乡建镇,以境内有明清“肃州八景”之一的“峪泉活水”得名。“新城镇”是1951年以境内有古新城堡而改名新城乡,后2003年撤乡建镇,更今名。“文殊镇”因明代塔儿湾堡遗址,佛教名刹“文殊寺”得名。“雄关街道”“雄关社区”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命名。“钢城街道”以全国闻名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酒钢(集团)公司命名的。“明珠社区”因“戈壁明珠”之意得名。比如“纺织小区”,群众就会想到当时为嘉峪关市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棉纺厂等,这些地名承载着美好的寓意,为我们的城市文化增光添辉。

  非政区名传承历史文化。“英雄广场”是纪念为中国核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的核城老一代建设者而建得名。像“雄关路”“钢城路”都带着嘉峪关当地的人文特征。还有一些地名起得很有特色,比如“第一墩”(原讨赖河东长城)之名,成为体现长城文化的坐向标。嘉峪关境内长城,有100多个名字,其中20多个堡子,70多个墩台(烽火台)、少量边墙、壕堑,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鲜为人知的名字命名小区、道路,让长城文化传承下去。

  洋化日益严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地名的“西化”“洋化”现象日益严重。房地产业的楼盘名称五花八门。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有利于房屋销售,在楼盘“名称”上大做文章,比如出现“国际”“华府”等,没有强有力的规章作后盾。比如“中华”,比如 “东湖”“南湖”的起名,不得不让人认真思索……

  老地名逐渐消失。老地名在旧城改造中逐步消失。如“二十一间房、二十七间房、百货大楼、文化宫、五一商场”等都不知不觉消失了。这些在城市建设初期曾是重要的地名(建筑物拆除了,但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延续这些地名),可是这种遗弃文化内涵的行为,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三、进一步强化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由政府牵头成立地名审核机构,吸收从事历名地理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开展地名文化研究,对地名进行讨论与审查、梳理和保护;通过举办展示、论坛、讲座及互联网等,使公众更多地了解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一些消失的老地名原址上设立各种标示牌,说明老地名的含义和新地名的由来;编导以“地名”为主题的电影、话剧、歌曲等,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保护老地名的重大意义,形成全民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二是搞好地名普查,建立保护名录。为了让宝贵的地名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得到全面保护,应详尽掌握地名资源的存量,摸清地名的历史和现状,理清保护范围,建立并完善保护名录;处理好“一地多名、一名多地”的棘手问题;2014-2017年嘉峪关市认真做了(水系类、陆地地形类、行政区划和其他区域类、居民点类、交通运输设施类、水利、电力设施类、纪念地、旅游景点类、建筑物类、单位类)9大类地名普查,使嘉峪关地名进入国家地名数据库,与全国接轨。

  三是制定地名规划,避免随意命名。制定地名短(中、长)期规划时,既要反映城镇规划意图、功能分区和建设特点,又要反映当地的历史、地理的人文特征,体现地名的整体性、系统性、历史性、时代性;充分考虑老地名的保护,避免地名命名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和长官意志;提高地名的文化品位,增强地名的文化底蕴;老城区的地名规划应该和城市改建规划同步进行;新地名要有当地特色,要尽量反映当地的人文、地貌、文化特点;对新开发的地区,要做出地名预命名方案;凡涉及地名命名更名的城市规划,须在初步设计阶段征求地名管理部门意见,在重大工程计划立项时就要考虑工程命名问题,规划部门应主动向地名管理部门提出命名申请;地名主管部门积极向建设开发商进行地名申报的宣传和灌输,耐心细致地讲清履行地名申报的有益之处,不申报的危害之处,要求在工程项目立项前必须办理报批地名的手续,才能成为一条法定的标准名称,才能公开使用和发布广告。如果不经报批擅自使用,不仅名称不合法,还不受法律保护。

  四是规范命名程序,科学精确命名。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区片或自然地理实体命名时,启动民主程序,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比如道路命名前要经过广泛征集地名,征求专家意见,形成初步命名方案,再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征求意见,经市政府批准后正式命名,做到家喻户晓,这样既做到了集思广益,又体现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比如博园路,反复推敲,最终从近30多个地名中选定。

  五是强化实体保护,加大申遗力度。地名实体含名山大川、古建筑物、街巷道路等,它们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是历史的化身和缩影。保护好它们,就是唤回历史记忆。我们要结合城镇化建设,实施风貌型和再现型保护,使它们重新焕发光彩,彰显历史,昭示后人,成为城市永不褪色的印记和特色名片;对老地名进行精准普查、整理择选 ,加大研讨力度,进一步挖掘其内涵,把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六是设置地名标志,杜绝遗弃忽视。老地名是一座城市个性特征的写照,不能一拆就丢。要对没有实体的老地名和即将消失实体的老地名会同文化、规划等部门的专家进行鉴定,报市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并在原址设置统一的标志牌,标名名称、文化艺术价值、历史背景等内容;对一些有历史渊源的街巷、园宅和古建筑等名称,在其路口或原址附近的建筑上,以镶嵌的方式,修建记述反映历史沿革的湮灭情况的碑记,使其成为城市的历史“名片”充当无声的“解说员”。比如北京“王府井”步行街,就专门在井盖上印有地名来源,我们应该借鉴。

  七是保持地名稳定,保留文化之根。一个老地名就是一个故事。比如河北秦皇岛市,《永平府志》载“传秦始皇曾巡游至此,遗人入海求仙,故名。就让人想到远古的历史情节。保护老地名,呵护历史,既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现代的指引与导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早在1980年,联合国第六届地名标准化会议的9号议决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我国在2000年以来在有关部门的牵头和组织下,制定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制度,推进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保护名录、保护规划等工作。但由于社会上对地名文化缺乏认知,对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因而对古老地名随意更改和废止的现象屡禁不止。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重要任务”之“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中,专门提出“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说明相关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需持续推进。

  八是清理整治地名,杜绝放大虚化。1990年后,我国地名面临着两大趋势,一是大量村落、街道、老城地名的消逝;二是无数新区、新街、新住宅和公共空间等地物亟待命名,然而就如同当前需要整治的,一些乱象丛生的“大、洋、怪、重”现象滋生。地名求“大”,就好比“打肿脸充胖子”,一个普通的小区也要带上“御花园”“山庄”。地名求“洋”和“怪”,体现在对乡土气息浓厚的老地名的嫌弃。比如某开发商要把一个小区的名称预定为“蓝色多瑙河”,我们就杜绝了。有学者认为,地名洋化背后是文化危机,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是文化的贫瘠。

  九是挖掘地名内涵,传承创新阐释。编著地名图书。地名中携带着大量地方相关的自然人文信息,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探究地名相关的故事、内涵和意义,也就成了了解地方自然生态、社会历史文化的一个个小入口和一条条小线索,是增进地方认知和理解,增强“地方感”“文化记忆”和“乡愁”的重要途径。比如编著《嘉峪关市标准地名志》《嘉峪关市标准地名词典》《嘉峪关市地名故事》就是挖掘地名内涵,传承创新阐释的具体体现。

  审音定义。比如“朝晖小区”我们就根据具体含义纠正了读音,把[cháo]改成[zhāo] 。

  留住乡愁。“新城草湖”里的文化内涵就很丰富,因古人为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在草湖修建蝗公庙、羊神庙、马王庙、牛王庙,土帝、苗神、龙王神等,历史事件(李陵碑)、自然地理实体(泛沙泉)等都可以进一步挖掘,让它“名”归其所;比如公元1516年冬天,吐鲁番汗王满速儿统军万骑进犯嘉峪关,游击将军芮宁挺身而出(今文殊镇);1942年8月29日,蒋介石于今横沟二组(横沟屯庄套庄子)居住;马莲沟 ( 中沟村),马莲摊(酒泉银达乡)均为霍去病古战场等,但在我们的地名上却没有这些英雄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影子;(原)小钵和寺(现)十营庄堡,70年代文物普查时,因当地人误将“寺”说成“十”,大钵和寺(安西布隆吉乡)、钵和寺湖(花海农场、酒钢农场)等,这都是丝路文化的重要标志;天生桥、黑山岩画、古道等;讨赖河(古称呼蚕水),现称北大河(简称)等。我们都应该进一步挖掘它的地名文化。

  总之,地名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保护地名文化,责任重大。要保护好地名文化,仅靠某个部门或某个人是不行的,它需要全市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协力合作。只有大家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制度到位,与时俱进,嘉峪关市地名文化建设才能会擦亮钢城的历史名片,让地名为城市文化建设添光彩。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