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嘉峪关  >  嘉峪关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一:回应社会关切 彰显“高度温度热度”

 2021/02/02/ 18:06 来源:嘉峪关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一:回应社会关切 彰显“高度温度热度”

  1月18日上午,市十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巨胜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今年的《报告》积淀着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沉浸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民生情怀,饱含着对社会关切的真诚回应,彰显出思想的高度、科学的态度、情感的温度与社会的热度。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高度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思想,不管是总结“十三五”工作,还是谋划“十四五”目标任务、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无不体现着新理念、新思想、新格局。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报告》用“竭力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倾力统筹融合、协调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聚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活力动力有效释放”“着力坚守底线、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力改善民生、共建共享,人民福祉持续增进”总结工作;“十四五”工作谋划上,《报告》提出“聚焦关城、钢城、核城三城共建,推动先进制造、文化旅游、通道物流、军民融合四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强化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动力源支撑,持续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赋能续航”;安排2021年重点工作时,《报告》强调“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抓好生态环保,守牢绿色发展底线”,“匠心建设城市,用心经营城市”。这些无不体现着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坚持广开言路、开门写报告原则,起草组先后到48家部门单位和38户企业开展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14场,成稿后共发放征求意见稿200余份,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部分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意见建议,收集了120余条意见和建议,尽最大努力反映各方期待、凝聚各方共识、汇集各方智慧,是一个体现集体智慧结晶的报告。《报告》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总结“十三五”工作共用了88项数据、2020年工作用了27项数据,感受更加直观、更加令人信服。在总结工作亮点的同时,《报告》直面“转型升级依然艰巨”“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营商环境还需优化”“工作作风仍需改进”4个方面19项问题,不回避不敷衍不掩盖,体现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刀刃向内抓整改的勇气决心。

  ◎“坚持人民至上”的情感温度

  《报告》不仅是个政治报告,也是个民生报告,浸透了人民政府亲民、爱民、恤民、为民、惠民、利民的浓厚情感。在总结工作成绩时,《报告》用“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倾注了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嘉峪关发展的光荣和梦想,成绩和荣耀属于每一位雄关儿女”“向为疫情防控付出努力、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成绩来之不易,功劳属于人民”三次向人民致敬,充分彰显了市政府“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赢得了与会代表和委员的掌声。今年重点工作安排上,《报告》“做深做细民生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合理设置马路夜市、便民临时交易点,留住城市‘烟火气’”“坚决兜牢民生底线”“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的话语和举措,无不折射出政府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急人民之所急的浓厚人民情怀,字里行间暖意十足。

  ◎“直面百姓关切”的社会热度

  人民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报告》面对百姓的关切、社会关注热点,给出了客观理性和负责担当的回应。对于社会关注的生态环保问题,《报告》回应要“守牢绿色发展底线”;对企业关心的行政审批问题,《报告》回应要“继续压减行政许可事项,整治各类变相审批”;对大家关心的嘉酒一体化问题,《报告》指出要“协同推进嘉酒‘双城经济圈’,力争在基础设施、公共交通、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对社会关切的疫情防控问题,《报告》强调要“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对于百姓所反映的政府工作存在的不足问题,《报告》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效能”五个方面的措施有针对性的给予回应。这些真诚理性的回应,直击人民的心灵,反馈了社会关切,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供稿)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