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嘉峪关  >  嘉峪关新闻

嘉峪关市推进“强科技”行动为经济发展赋能

 2024/05/07/ 16:22 来源:嘉峪关日报 记者朱玲

向“高”而攀 向“新”而进

我市推进“强科技”行动为经济发展赋能

  每日甘肃网5月7日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融媒体中心记者朱玲)科技兴则百业旺。嘉峪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强科技”行动决策部署,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以加快实施“强科技”行动为统揽,立足自身优势,集聚创新资源,统筹推进科技研发投入、科技合作交流、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招商等工作一体化融合发展,全市科技创新亮点纷呈,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势能不断放大。

  2023年市州重点工作考核中,我市科技创新位居第一,实现“两连冠”;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73.26%,全省排名跃升至第2位,实现“三连升”;4项重大科技成果荣获2022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酒钢集团公司“难选氧化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关键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摘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一项又一项硬核科技成果,一个又一个接连攀高的数字,勾勒出嘉峪关坚定“又高又新”定位,加速推进创新引领、科技赋能的坚实足迹,更折射出嘉峪关因科技创新扑面而来的澎湃动能。

  坚守定位 勇担时代使命

  嘉峪关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唯有准确清晰认识到自身的长短优劣,加快追赶、跨越发展,把“强科技”行动深度嵌入“强工业”行动,才能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这是我市对强科技强工业行动作出的科学判断。

  科技兴则产业兴,科技强则产业强。工业是嘉峪关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在擘画新时期路线图的过程中,创新驱动贯穿于嘉峪关发展的理念和发展的脉络中。

  科技创新犹如“栽树工程”,要让一粒粒创新种子,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创新之树”,就得给足雨露、阳光和肥沃的土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创新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对重点目标任务由市级领导牵头、责任单位按季度细化落实。制定印发《嘉峪关市“强科技”行动任务分工方案》,对各相关单位工作进展情况以清单化方式按月监测调度,对我市“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落实情况开展了中期评估。我市还将“强科技”行动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范围,将“强科技”行动工作任务落实作为部门重点监督内容,为“强科技”行动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与此同时,我市还围绕全市产业技术难题,实行由企业出题、政府搭台、省内外创新团队“揭榜挂帅”的人才合作机制。此举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科创人才、科研力量加入我市“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中,让困扰产业发展的难题有了更多突破的可能。

  系统谋划 盯紧重点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今年两会期间又着重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型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能够做的事情很多。如何利用好现有基础优势和资源禀赋,让我市的工业彰显特色、凸显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增添新的成色?

  对此,嘉峪关给出的答案是准确把握“先立”和“后破”两个重点。“先立”就是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动能,“后破”就是聚焦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新优势,在立新破旧中开拓发展新局面,努力走出一条老工业城市新型工业化之路。

  近年来,我市树立“大抓产业、大兴产业、大干产业”鲜明导向,科学谋划现代产业发展新布局,全力打造“2+6+N”产业体系集群,即钢铁及装备制造、电解铝及铝制品加工两条千亿级产业链,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核技术应用及装备制造、循环经济、精细化工、文化旅游融合创新、现代农业等六条百亿级产业链,通道物流、绿色环保等N条十亿级产业链。

  去年,酒钢集团公司技术团队开发出的常规工艺下316H第四代核电快堆用不锈钢材料被稳定供货给霞浦核电快堆示范项目,一举解决了该材料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被动局面。

  316H不锈钢材料仅仅是酒钢满园春色花之一朵。近年来,“酒钢造”产品遍地开花,以桥梁钢、铝电系列用钢、热镀锌铝镁镀板带、冷轧高强钢、双相不锈钢、核电用不锈钢为代表的一批优势产品走俏市场,应用领域不断向专业化方向拓展。

  企业“脱胎换骨”,产业“强筋壮骨”。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工业技改在智能制造浪潮中实现转型,蝶变崛起,赢得未来。

  唯有敢于创新的城市,才是充满希望的热土。近年来,我市在新材料、新能源、乡村振兴、生命健康等领域,凝练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重点研发项目,加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动形成覆盖面广、集成度高的新产品、新技术和集成创新体系。

  科技转化 积蓄发展“澎湃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是加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何破除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主要难题。

  我市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工程”,从政策到机制、从产业到金融、从人才到服务,加速探索一条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为推进科技成果加速实现市场化、产品化和产业化,我市在科技经费上“增投”,充分运用“厅市会商”机制,争取到位省级以上项目25项、资金2947万元;投入市级科技项目经费716万元,立项实施科技项目(A类)41项。连续三年持续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单项资金支持保持在50万元。争取省级科技奖补资金831万元,兑现市级科技奖补资金576.13万元。通过持续投入,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14项,研究开发新产品8项,引进推广农业优良品种和配套优质高效生产技术15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6项,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搭建平台 弥补人才短板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放大人才优势,才能增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最终赢得发展胜势。

  如何为各类人才铺好路、架好桥,尤其让科技人才在时代机遇中蓄力是我市一直探索的事。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不断拓宽科技人才引进渠道,健全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依托酒钢研究生培养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项目合作、技术研发、课题委托、学术交流等方式,柔性引进产业急需科研人才、技术领域优秀专家、高水平创新团队。

  同时,我市选聘了省市各领域21名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担任第四批市级科技特派员,协调做好4名省级“科技专员”服务保障工作,组织他们常态化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同时,持续完善科技专家库,征集各类专家394名。

  将全市所有科技型企业纳入“包抓联”服务范围,科技系统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企业广泛开展大走访大调研,针对走访调研发现的问题,邀请省上专家到企业“一对一”培训、“点对点”指导……纵观我市科技创新领域,我们不难发现,关于“1+1>2”的闯与试,不仅有人才、资金,还有制度、机制等要素的配套、整合和保障。

  据统计,2023年我市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26项,成交金额28.13亿元,较上年增长81%;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85%,居全省第一。组织28家企业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4家企业晋级决赛并获奖,3家企业晋级国赛。

  创新引领未来。站在新的起点,我市将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带动经济社会向着未来加速奔跑。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