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胡旺弟
近年来,嘉峪关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峪关索通”)在甘肃民营企业发展进程中脱颖而出,作为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专注于铝用预焙阳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嘉峪关“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提供了强劲动力。
“作为2010年甘肃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公司成立之初就着手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主要聚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3月27日,嘉峪关索通副总经理任春高在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接受采访时,用“追高逐新”概括了企业一以贯之的发展追求。

基于这样高瞻远瞩的规划,嘉峪关索通公司在产能建设方面迅速布局,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在全力推进投产、切实保障增产的征程中成绩斐然。2010年正式落户以来,在甘肃省及嘉峪关市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一期年产25万吨预焙阳极,2012年建成投产;二期年产34万吨预焙阳极项目,2016年投产。凭借各项目的顺利落地与达产,公司高产有了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生产预焙阳极66.1万吨,生产负极材料1.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8.02亿元,完成工业产值24.5亿元。
高质量发展也是嘉峪关索通的极致追求。公司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指挥棒,坚持走“绿色、低碳、节能”发展的道路。任春高介绍,为解决煅烧脱硫系统尾烟拖尾问题,公司引进先进的湿式烟气脱硫系统及湿式电除尘系统。2024年质量检测数据显示,预焙阳极合格率达99.4%。
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任春高认为:“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基石。”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公司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员工聘任制度和行业领先的津贴保障体系,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同时,任春高期待省级层面在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方面能够出台更具前瞻性、更有吸引力的产业化人才引进政策,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可喜的是,嘉峪关市正在积极衔接头部企业,探索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通过省级统筹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加速形成“龙头引领+本土配套”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提升在甘民营企业产业竞争力。
嘉峪关索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任春高说:“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省市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扶持。”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确保了公司高质量发展。
同时,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嘉峪关市政府通过协调国网甘肃电力为嘉峪关索通炭材料有限公司落实直购电交易,仅这一项,公司每年用电成本降低千万元以上。
此外,帮助公司获得甘肃省“链主企业”认定,配套500万元产业链培育资金,助力企业从区域龙头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预焙阳极供应商。这些举措不仅助力了嘉峪关索通的腾飞,也是甘肃积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为全省民营企业树立了发展榜样,彰显了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坚定支持与殷切期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